說到針灸,腦洞大開的朋友們可能聯想到的是病人像刺猬一樣被扎滿針的嚇人照片,又或者是舉著銀針的中醫醫生像《還珠格格》里扎了紫薇好多針的容嬤嬤一樣陰森森走來......光是想想就讓人抖三抖。
但實際上針灸并沒有這么可怕,在電視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古裝劇中的大夫用針為病人進行治療,它是中醫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手段。現代醫院雖然大多采用西醫的方式治療患者,但其實中醫針灸也時常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除了在治療頭痛、風濕、骨痛等神經或骨骼等疾病方面有療效之外,針灸在治療眼疾的輔助上也有著不錯的成績。
看到這可能有朋友會有疑問了,咦,針灸還能治療眼疾?這能行嗎?別急,聽下文給您慢慢道來。
針灸治療眼疾有什么依據嗎?
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人的健康有賴于維持體內動態“陰陽”平衡。而“陰陽”失衡會導致體內“氣”機受阻,引起疾病。針灸可打通受阻的“氣”機,重建“陰陽”動態平衡,繼而起到治療作用。
這么講好像聽起來很玄乎,咱們還可以從西醫的角度分析。西醫認為,針灸的治療機理是通過刺激中央神經系統相關的腦部皮層區域,從而控制化學物質與荷爾蒙釋放致患病的器官,來起到治療作用。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針灸就是通過這個道理調節我們的身體的。
就治療眼疾而言,針灸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 刺激和調節視覺傳導通路的活動;(2) 促進和改善大腦和眼部的血流,包括脈絡膜血流;(3) 免疫調節; (4) 增加視網膜神經生長因子的生產。
針灸對哪些常見眼疾有效?
根據目前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可用針灸治療的眼疾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弱視、干眼癥、因佩戴隱形眼鏡引起的敏感性結膜炎、青光眼虹膜炎、眼瞼痙攣等,其中應用普遍的要數弱視和干眼癥。
弱視就是指幼兒眼部檢查無病變,但單眼或雙眼的視力達不到0.8的病癥。弱視不僅嚴重危害了孩子的視功能,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病情加重,甚至引發失明。針灸能激發經氣的調整功能來調節腑臟的功能狀態,通過補益腎陽來醒腦明目。
干眼癥也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許多長時間看手機屏幕、電腦、電視、愛吹空調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它是由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夠、不均勻,淚液過度蒸發或是淚液無法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所致,直接表現就是眼睛干澀疲倦、眼癢、有異物感、畏光等。針灸通過刺激眼周穴位,能直接增加淚液的分泌,提高淚膜的穩定性,醫學研究表明,針灸是治療干眼的有效手段,能消除癥狀、改善視力,有效地控制其病程進展。
針灸穩定嗎?疼不疼?
不了解或是從未接觸過針灸的朋友們可能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許多人一聽扎針就頭大,感覺看起來很疼,又擔心扎針容易損傷身體。
其實已有充分的數據顯示,針灸總體上是穩定的,極少有并發癥產生。針灸時產生的痛楚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輕微的,即使是3 歲兒童也能接受。當然,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因極度緊張而暈針的病人,這就需要醫生結合病人自身情況判斷了。有時,部分患者可能在拔針后會有微量出血或有皮下瘀腫。對于出血,及時按壓擦拭后即可解決;對于皮下瘀腫,一般在6個小時內便可自行消散。
所以,不用看到針就覺得恐怖,針灸比打針還是輕松一些的~